日前出炉的《广州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广州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26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57处(白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沿线、地铁7号线和9号线一期沿线名列其中)。
相关研究报告同时指出,三大断裂带、岩溶地质带及软土地带不适合开发地下空间,易引发地下建筑沉陷。地铁6号线、9号线、白云新城重点功能区等多个重点项目选址危险区域,部分城市规划为此作出较大调整。
广州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26处
这项名为“广州城市地质调查”的项目由市政府委托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开展,2005年启动,历时五年。《方案》显示,广州全市有规模大、威胁人口100人以上、社会影响大、潜在经济损失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6处,最为集中的白云有6个点,从化有9个点。
其中,威胁人数最多的隐患点位于番禺大岗镇大岗村佛岗山,其崩塌隐患威胁到这里的民宅及居民700余人;白云区太和镇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泥石流隐患则威胁到学生宿舍及师生700人安全。
此外,白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地铁6号线二期沿线、地铁7号线和9号线一期沿线等57处被列入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南都记者发现,位于荔湾区桥中街的大坦沙岛北部、中西部及南部区域、市一中地段均被列为地面塌陷、沉降易发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分布各区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白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地铁6号线二期沿线、地铁7号线和9号线一期沿线等重点工程也赫然在列。
部分地区规划已做调整
此项调查的一个重要子项目《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与地下空间资源区划》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不适合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区域主要有:广州西北部花都区部分地区、金沙洲、大坦沙一带;白云山西麓旧白云机场一带;海珠区和珠江两岸地带。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已经有很多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功能区选址在不利于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
比如,地铁6号线位于金沙洲境内的浔峰岗、横沙、沙贝三站之间,因为地下溶洞地质复杂,武广客运专线修建后地下环境已经相当脆弱,最终地铁6号线决定将这三站之间建为高架,长度为2.81公里。而正在建设中的地铁9号线也因在广花盆地中穿行,地质专家认为不适合走地下而应改为走地上。
广州重点功能区白云新城位于老白云机场,这一地带正处于白云山西麓的广从断裂带,也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
“市政府领导要求城建部门对这项成果高度重视,并在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增加避让断裂带或对断裂带区域的规划有特殊要求的内容。”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悉,荔湾区大坦沙、白云区金沙洲等断裂构造和隐伏岩溶发育地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已根据地质调查成果作了比较大的调整。
危险地带
1.三大断裂带:地下施工易引发地下建筑沉陷
这次地质大调查发现并确认了广州地区存在三组主要地质断裂构造,分别为东西向瘦狗岭断裂、北东向广从断裂、北西向广三断裂。在这些区域进行地下空间施工,容易引发地下建筑物的沉陷,易造成地下建筑倾斜断裂,也容易造成严重的漏水问题。
2.岩溶地质带:地下施工易引发地表沉陷
岩溶地质在广州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广花盆地区域。金沙洲和大坦沙此前出现的许多地陷都跟在岩溶地质环境下开发地下空间有关。金沙洲区内发生的相当一部分地陷是由于武广客运专线隧道施工大量抽排地下水,严重破坏了金沙洲区域自然状态下地下水的平衡状态所致。
在岩溶地质带进行地下空间施工时,容易出现漏浆、塌陷事故,导致地表沉陷,影响邻近市政设施和建筑物安全。
——>3.软土地带:若地陷将影响排水管道、电缆
广州除北部白云山—帽峰山—火炉山、南部新造—市桥、南沙等地(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西北部白沙—嘉禾—里水等地(沉积岩)外,其他地方均为发育软土,其含水量高达到80%~100%,承载力低,属软弱的天然地基。
深厚软土地基易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其次施工造成的地面变形会影响地下空间的安全与正常使用,欠固结软土在自重和荷载作用下需要很长时间稳定下来,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珠江新城今年5月份出现的连续两次地陷就发生在软土层。
部分规划调整
地铁6号线位于金沙洲境内的浔峰岗、横沙、沙贝三站之间,因地下溶洞地质复杂,最终地铁6号线决定将这三站之间建为高架。
正在建设中的地铁9号线也因在广花盆地中穿行,地质专家认为不适合走地下而应改为走地上。
白云新城正处于白云山西麓的广从断裂带,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
荔湾区大坦沙、白云区金沙洲等断裂构造和隐伏岩溶发育地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已根据地质调查成果作了比较大的调整。